澳洲生活-Let It Go


女儿的新学期又开始了,我的睡到“自然醒”的好日子也结束了。


我这个光荣的全陪妈妈,有幸和女儿一起度过假期,收获了许多欢乐,却也不得不面对”假期后算总账“:假期里允诺了却没有码的字;积聚了却没有料理的家事;已注销的原雇主的银行存款余额又被通知无法"出国"。。。


其他都好说,一件件,慢慢来。可最后一件事,我除了继续拭目以待,难道还有别的选择?




 学无止境



     

按理,算账我应该擅长哈,阔是,凡事都有例外哈。而做财务,搞掂账面乾坤是本事,真金实银落袋为安更是功夫。


作为曾经的大所审计,曾经的外企财务,曾经的半路人事,曾经的临时销售,我也曾自吹自擂”见多识广“,我也曾沾沾自喜”经验丰富“。感谢命运及时地对我的狂妄说了“不”,让我经历了一次超过2年没有结束的注销,特别是国地税全部审定无任何罚款和滞纳金的情况下,最后在银行处卡了快一年,账面余额无法汇回国外母公司。


——醒醒吧,学无止境,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太多。你只知,牛娃们考藤校走出国门,难如登天,却不知,外企注销结束银行余额要走出国门,也如摘星。



  白底黑字



当我得知,银行某工作人员再次因为那堆想”出国“的银子,要材料,以去请示领导的时候,我一边给做注销的审计的耐心点了赞,一边对自己内心又要爆发的怒火吹着气。


淡定!淡定!淡定!


可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件纯属”引经据典“的事情,不去索引”某典“?正好也让夙兴夜寐的领导能够休息。好比,现在女儿常常会纠正她的母亲的可怜的英语发音,她的母亲一面感谢她,一面翻字典,白底黑字,一目了然,rule,啥发音,啥意思,都有,照搬,简单。


但是,再想,当根本没有“某典”的时候,或者“某典”充斥“相关规定”时,除了请领导,还能另请高明?原来,我并不孤单,大家都是离开了领导,就像迷途的小羊一样可怜兮兮。


(备注:我们家是一个典型的民主之家,且男女平等,PK谁更睿智更老练更无私,谁当领导,所以老公当之无愧是领导。可惜,我们不PK体重。又及,我绝无兴趣篡权夺位。)




  隔靴搔痒



   

说起领导,他虽然只是区区一个三口之家的领导,要管的内容却也包罗万象。比如,他得管,支起耳朵,听我重复汇报那个老故事:Once upon a time...


Once upon a time, some money was living in a Chinese bank. It did really love China and the bank, where it had stayed for a long time. But finally it was time to say goodbye and re-unite with its owners who were living overseas. Before its departure, it would sort of take off its old jumper RMB and convert into a new one, USD or EUR, which could be used outside China. But one bank staff genuinely suggested it to throw away such a ridiculous idea, "Just go ahead in your old jumper RMB. Absolute nonesense to change. You looks awesome in RMB!" And simultaneously someone else kept popping out and emphasized it could not leave China. It could feel everyone loved it and just DID NOT want to LET IT GO. But it had to! 


同一个故事一遍遍地讲,“祥林嫂”也腻歪的不行了。不好意思,这是我才胡诌的英文版,领导听的是中文版,这点体谅领导的小心思,我还是有的,怎么能用领导听不真切的语言,来向领导汇报?


作为一个尽心尽责的好领导,他一边倾听,一边“附和”。但也许隔行如隔山,他的附和虽真诚,在我听来,总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知遇之恩


     

说起来,这银行余额,它早已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但是,它如今这样”消瘦“,不就因为曾经养活了包括我在内的一大帮人。它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我配合审计,协调付款,只为——


简简单单,我记得曾经的知遇之恩。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想留住它,恋恋不舍,人之常情,谁能不爱它?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常规它必须回家。而且,请允它“换衣服”,谁都心知肚明,它不穿上新衣服就走,那一地笑掉的大牙和惊掉的下巴,肯定叹为观止。请速速让它走,只为——


简简单单,它除了欠貂,身世从来清白。


一位很漂亮的武汉女孩,我有幸和她一起上过几天课,就自来熟地当她"同学”了。一天,该同学在朋友圈里感慨,大意是澳洲政府办事如何人性化,祖国能早日赶上就好了。我当时正有所感悟,立即留言,摆事实讲道理:祖国日新月异,我最近迁户口,所有的red tape都不见了,给祖国时间,相信祖国。另外祖国的有些好,澳村的确没有。


可它这一年来的遭遇,时时让我称奇之余,也令我反思,我的那次“同学留言”,到底是言之凿凿,还是?


(那时,我们靠公司吃饭,公司靠貂场吃饭,貂场靠貂吃饭。)





文:大春若智的澳洲生活~




读书/码字/思考

分享美好的文字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爱码字的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